投资农田水利有三大方向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发展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程度。农田水利建设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特征,是“三农”领域的薄弱环节,也是未来农业信贷领域的发展重点;同时,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大多建设周期长、资金额度较小、项目分散性强、成本回收周期长的性质。具体到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涉及到的相关行业来看,投资方向有:塑料管材生产;农用水泵生产;节水灌溉生产。

  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严重不足

  截至2012年1月,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584.4亿元的75%;农民投工35.94亿个的57%;土石方量98.3亿立方米的62%。目前已有安徽、山西、海南、内蒙古4个省(区)_额完成投资计划,浙江、湖南两省完成投资计划_,陕西、北京、重庆、广东、上海、西藏6省(区、市)完成投资不足投资计划的50%。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经过多年长期运行,渠道闸门不少工程已到报废年限,老化失修十分严重。大型灌区经过连年更新改造,重点解决了险工险段加固和干渠衬砌改造等突出问题,但是末级渠系配套完善任务尚未有效开展。中小型灌区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投资来源,不少设施带病运行,工程破损严重。四川省已建工程渠系中还有1000万亩灌溉面积没有配套,现有病险和震损水库2971座,占水库总量的44%。

  尽管中央和地方近年来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力度,但是与农田水利老化失修,投资历史欠账较多相比,与在_扩大投资用于基本建设的总量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首先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其次是群众劳动投劳机制取消,新的群众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第三,政府的农田水利资金投入渠道多、政出多门、资金分散,整体使用效率受到影响。
 
本文出自:渠道闸门:www.zxsljx.net转载请保留链接且注明出处
网站图片
众利 2014(C)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