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村口,村民张庭玉_向记者介绍村里的新鲜事:“一事一议”政策真好,帮俺老百姓解决了大问题!这不,今年春天通过“一事一议”,每人只掏15元,_解决了10多年来的缺水难题。
村支书朱又成见记者有些疑惑,便拉着记者来到刚刚完成清淤的潘谢沟旁,道出来龙去脉:姜庄村有5000多人,耕地近万亩,粮食生产以一麦一稻为主。 20多年前,该村为种水稻,组织群众挖了潘谢沟等两条灌溉渠。后来,因年久失修、淤塞严重,灌溉渠里积满淤泥、长满杂草,阻挡了上游来水。这些年一到插秧季节,村民们_为缺水发愁,甚至为抢水而打架。
因为沟渠清淤工程量大,还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件事一拖_是好几年。今年开春后,村里决定利用_“一事一议”政策解决这一难题。该村匡算了工程量和费用后,决定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自愿原则,每人出资15元,集资修水利。陪同采访的谢桥镇副镇长汤祎告诉记者,镇里对这件事十分支持,上报项目后,很快获得_“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万元。有了钱,该工程只花了十来天_挖出几十万方淤泥,电动启闭机把两条淤塞多年的沟渠修整得坡平沟直,现在已蓄满一米多深的水。据介绍,疏浚这两条沟,_财政奖补20万元,群众集资7.5万元,剩下的10多万元由镇财政补齐。
一位正在田里给小麦除草的村民说起集资清淤这件事,显得十分兴奋:俺家3口人,掏了45元钱,这钱花得太值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有6亩水田,往年由于缺水不能及时插秧耽误了农时,每亩至少减产100公斤至150公斤,6亩田每年减收2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