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7日讯 近年来,我省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旱涝保收田面积已达7222万亩,耕地灌溉比例已达到34.4%,较2007年底的21.4%猛增了13个百分点
今年的3月22日是_十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水与粮食安全”,充分体现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农业科学用水的重要性和农田水利建设的紧迫性。
我省中低产田比例高、单产低,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_,其原因_是农业水利化建设步伐进程较慢,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近几年,我省农业在加快大型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通过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田水利“_后一公里”问题。经近几年建设,全省旱涝保收田面积已达7222万亩,其中水田5017万亩,旱田2205万亩,耕地灌溉比例已达到34.4%,较2007年底的21.4%,猛增了13个百分点,为我省粮食产量“八连增”作出了突出贡献。
增粮节水农业大省严控水资源
往年的5月,在我省“十年九春旱”的西部地区,正是农民们抗旱保苗_忙碌的时期,而今年,止水带伫立在农田里的一台台大型喷灌机已经在为农民分忧解难。
今年起,_针对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结合_的行动,我省今年共建设400万亩_节水灌溉工程,再加上原本已将建设好的旱涝保收田工程,相当一部分农民已不再为干旱忙碌、犯愁。
我省实现粮食产量在实现连续增收的背后也面临着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资源约束强等新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水资源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在今年春天全省节水增粮行动启动会上,副省长吕维峰强调,我省中低产田比例高、单产低,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_,其原因_是农业水利化建设步伐进程较慢,农业设施现代化水平低。
据了解,在我省黑河南部、绥化、哈尔滨西部、齐齐哈尔、大庆全部的区域保有耕地大约1亿亩左右,占全省耕地50%,但绝大部分是旱田,70%为没有灌溉设施庇护的“天收田”,多年平均降雨量在400~450毫米之间,水资源量只占全省水资源总量6%,水土资源不匹配,农业生产几乎年年受干旱影响,其粮食丰歉主要取决于雨水调和程度,是影响全省粮食高产稳产主要因素之一。水利_认为,巩固提高我省粮食产能,关键要在此区域旱田增产上下功夫。
2008年以来,我省_节水灌溉建设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截至2011年底,全省旱田_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205万亩,而根据今年开始的节水增粮行动计划,四年内_将对我省投资90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总投资达到150亿元,将建成1500万亩_节水灌溉面积,投资规模、建设面积均为东北四省区之_。
本文出自:止水带:www.zxsljx.net转载请保留链接且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