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旱涝保收田两年猛增千余万亩 基础工程建设立下战功

经过两年的奋力建设,全省旱涝保收田面积猛增千余万亩,通过基础工程的建设为我省农业增产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统计,2009年到2010年度,全省共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1291万亩,占目标任务的32.3%。其中,2009年新增525万亩,2010年新增766万亩。两年新增面积中,旱田565万亩、水田726万亩。其中水田2010年新增481万亩,为建国以来水田(粳稻)增加面积_多的一年。

新增旱涝保收田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分别为642万亩和591万亩。农垦系统新增_多,达385万亩,占29.8%;其次为大庆的221万亩,齐齐哈尔的195万亩,佳木斯的153万亩。

两年来,水利、国土、农发、发改等四部门共投向全省旱涝保收田建设资金总计85.97亿元(不含国土部门2010预计投资14亿元)。2009年34.54亿元,2010年51.43亿元。

旱涝保收田建设得以强力推进,首先得益于我省抓住_拉动内需的机遇。省水利厅在短时间内先后完成了《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规划》、《黑龙江省新增千万亩粳稻_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为旱涝保收田工程项目上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以项目带动全省旱涝保收田建设全局。近两年,我省开工建设了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三江平原灌区工程14处灌区、泰来县抗旱引水工程、续建了19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开工建设了5处大型灌溉排涝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等。通过大项目的建设,配套了一大批灌区骨干工程。在加快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我省还利用_专项资金,加快田间工程配套,确保所建工程尽快发挥灌溉效益。

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我省已经逐步走出了适合我省地区特点的新路子:适合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甘南喷灌模式、高产稳产大庆市玉米膜下滴灌模式,以及采取综合节水措施的庆安县水田灌区建设模式。

                             来源:中国黑龙江
网站图片
众利 2014(C)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科四方